下載手機汽配人

大眾集團一化為四 乘用商用豪車獨立

作者: 汽配人網(wǎng) 發(fā)表于: 2015-06-16

  綜合外電報道,大眾汽車集團將對旗下業(yè)務進行洗牌,12個汽車品牌歸于四大全新控股公司。與此同時,大眾高層人事也將發(fā)生變動,集團營銷總裁職位將被取消。
  
  大眾集團一化為四
  
  根據(jù)德國媒體(《商業(yè)日報》等)報道和蓋世汽車網(wǎng)獲取的信息,大眾汽車公司架構將進行重組,采用“去中心化/去集權化體系”(DecentralizedSystem),組建起四個新的控股公司,目的是改善企業(yè)效率,提振銷量和利潤表現(xiàn)。
  
  大眾汽車集團目前旗下共有12個品牌:大眾乘用車、斯柯達、西雅特為普通乘用車品牌;奧迪、保時捷、賓利為豪華/超豪華品牌;蘭博基尼、布加迪為超豪華跑車品牌;大眾商用車、曼恩、斯堪尼亞為商用車品牌;杜卡迪為摩托車品牌。這12個品牌也都將分別屬于四家控股公司所有。

  


  控股公司1:大眾乘用車、斯柯達、西雅特品牌。由大眾乘用車品牌CEO赫伯特·迪斯(HerbertDiess)執(zhí)掌,其之前在寶馬集團擔任高管。
  
  控股公司2:奧迪、蘭博基尼、杜卡迪品牌。由現(xiàn)任奧迪CEO魯伯特·施泰德(RupertStadler)執(zhí)掌。
  
  控股公司3:保時捷、賓利、布加迪品牌。由現(xiàn)任保時捷CEO穆倫(MatthiasMueller)執(zhí)掌。
  
  控股公司4:大眾商用車、曼恩、斯堪尼亞品牌。由大眾商用車負責人任施樂(AndreasRenschler)執(zhí)掌。后者之前在戴姆勒擔任卡車業(yè)務負責人。
  
  在新架構下,高層人事也將發(fā)生變動。目前已經(jīng)知悉的調(diào)整包括取消大眾汽車集團負責營銷和銷售的董事會成員克里斯蒂安·科林勒(ChristianKlingler)的職位。上周就有消息來源指出,科林勒或將位置不保,一方面是由于大眾銷量表現(xiàn)難令人滿意,利潤率居低,另一方面科林勒同卸任的前董事長皮耶希關系密切。
  
  今年4月份,時任大眾監(jiān)事會主席(ChairmanofSupervisoryBoard,相當于董事長)的皮耶希(FerdinandPiech)和CEO文德恩爆發(fā)沖突,最后前者卸任。目前大眾只安排IGMetall金屬工會前會長BertholdHuber擔任臨時董事長。最終新任董事長將由誰來接任,有望在公司重組過程中落定,也是業(yè)界關注的焦點。
  
  為什么要重組?
  
  當前,大眾汽車集團全球范圍內(nèi)多處遭遇挑戰(zhàn),正力圖在部分市場提振銷售表現(xiàn),同時削減開支降低成本。
  
  大眾的核心領域設立了大量的工廠,員工總數(shù)也在車企中排名第一。截至今年年初,大眾汽車集團總計在全球設立了119座整車和零部件等生產(chǎn)廠,員工總數(shù)也超過600,000人,這帶來了居高的運營和人力等方面成本。
  
  集團核心品牌——大眾乘用車品牌設立了到2017年之前削減開支50億歐元(約合56億美元)的目標。和豐田9%的利潤率相比,大眾品牌營業(yè)利潤率只有2%,整個集團在奧迪、保時捷等豪華車的拉升下今年第一季度利潤率為6.3%。大眾品牌計劃到2018年將利潤率提升至6%,大約為目前3倍。
  
  從區(qū)域市場看,大眾近來在最大單一市場和重要利潤來源中國表現(xiàn)滑坡,整個集團銷量出現(xiàn)了5年來首次同比下跌,而大眾乘用車品牌更是連續(xù)多個月疲軟,一汽-大眾的速騰、邁騰等車尤其跌勢嚴重。美國則繼續(xù)成為大眾品牌的軟肋,雖然近來有個別月份止跌回增,但總體依然泛綠。
  
  大眾還將在商用車領域面臨同領頭羊戴姆勒之間的火拼。最近數(shù)年,大眾設法完全控制了斯堪尼亞和曼恩兩大商用車品牌,旨在整合旗下商用車業(yè)務,打造全球最大的商用車聯(lián)盟。
  
  劃分之后是怎樣?
  
  從分析機構的研究看,大眾汽車集團采用新架構的用意在于改善效率,提高制定決策的速率。
  
  如前所述,大眾擁有12個品牌、60萬名員工、300多款車型,顯然“尾大不掉”的毛病難以避免;甚至有觀察人士直指大眾汽車集團控制難度大,很難對市場變化進行快速的響應和事態(tài)控制。新架構將顛覆前任董事長皮耶希的戰(zhàn)略——給每一個品牌自治權力,使得彼此之間的競爭最大化。
  
  四家控股公司將各是一個獨立的業(yè)務板塊,可以自行決定銷售哪些車型、在哪些市場開展業(yè)務。
  
  EvercoreISI公司分析師表示,大眾、斯柯達和西雅特組成的大眾化品牌公司將成為年銷量760萬輛的巨頭,合計營業(yè)收入1,192億歐元,營業(yè)利潤率2.7%。
  
  大眾方面對上述報道未予置評。